7月25日晚7点多,家住开来华府的任静带着女儿一起下楼,把一天的生活垃圾投放至小区的垃圾清运点。“自从去年小区里建了这个点,我们都是定时定点来投放垃圾,不再使用露天垃圾桶了。”任静告诉记者,以前大家都把垃圾投放到露天垃圾桶里,天凉还好些,一到夏天,气味熏人,蚊蝇乱飞,小区卫生环境大受影响。
打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做好城区垃圾分类和清运工作是重要的一环。市政协委员李斌一直关注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今年年初提出了《关于建设城区生活垃圾清运点的建议》的提案。“这项工作不仅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分’,更能切实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李斌建议,清运点要合理选址,并增设分类垃圾桶,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培训,这样,一方面能提升群众认知度,另一方面能加强监督落实。
提案得到市政协高度重视。市政协环境资源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召开专题协商会,组织政协委员、承办单位等开展座谈交流,商讨落实方案。同时,通过赴清运点实地察看、与承办单位沟通等方式,及时追踪提案办理进展情况。
作为承办单位,市城管局去年出台了《启东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启东市生活垃圾清运点专项整治方案》等文件,经过选址调研、现场踏勘、宣传推广、点位公示、设施建设等,分批次在城区开来华府、民乐花苑、永安广场、南苑新村等23个小区改建生活垃圾清运点56个,撤除占用公共道路垃圾桶637个,并在部分小区率先实施“定时定点投放、定人现场督导”的“三定一督”管理模式。
“以前,等待清运的垃圾桶都放在小区主干道上,每天早上6点多清运车就来了,影响交通和居民休息不说,还有污水和垃圾外溢,散发着阵阵恶臭,现在这些困扰都解决了。”“垃圾清运点里放置了分类垃圾桶,投放垃圾时还有专人监督和指导,真是又方便又环保。”……自垃圾清运点投入使用以来,得到了多数居民的认可和点赞。
今年,市城管局加快此项工作的部署和推进,进一步解决生活垃圾桶露天不卫生、垃圾桶清运扰民等问题。依托“撤桶并点”项目,分批次在城区42个小区改建生活垃圾清运点150个,撤销小区主次干道所有垃圾桶。以“便于清运、面积适宜、地面硬化、减少扰民、规范排放、安全环保”为建设总体要求,目前选址公示完成率达93%,第一批“撤桶并点”改造中,已有35个点位完成基础工程,9个点位正在建设,同时,14座垃圾分类房已完成安装。第二批,已完成踏勘38个点位,9个点位开始基础施工。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将完成全市城区生活垃圾清运点建设,推行‘三定一督’管理。”市城管局副局长席庆晟介绍,清运点建成后,上午6点半至8点半、下午5点至8点两次定时定点投放,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投放时由专人现场督导,垃圾清运车在两次投放后进行集中分类清运。
同时,通过加强宣传、错时巡查等方式,引导居民养成源头分类、定时投放的良好习惯。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7.7万份,开展垃圾分类广场活动72次,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活动6146次,组织垃圾分类微电影、广告设计等大赛。活动吸引宣传引导员1962名,志愿者4428人次。“居民参与垃圾集中投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了,大家正共同努力把生活环境越变越好。”席庆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