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动态

让教育更有“温度”——市政协提案办理追踪报道

发表日期:2022-09-19 10:25:24 信息来源: 阅读量:

9月7日下午5点,记者走进南苑小学,教室内不时传来同学们的阵阵欢笑声,棋类比赛排兵布阵、斗智斗勇,拉丁舞美轮美奂、热情洋溢……每个人都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不仅学会了各项技能,还领悟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校引进了棋类、舞蹈、武术等校外资源,孩子们在学校别提多开心了,我们做家长的也轻松多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获得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赞誉。

图片

课后服务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单纯的校内课后服务已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的需要。为此,市政协委员提出《关于推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加校内课后服务的建议》提案,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强化培训收费监管,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完善课程设置,丰富学校课后服务活动内容,促进学生素质深入培养。

提案得到了市政协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就非学科机构进校园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实地调研,与各主管部门、试点学校、机构及家长代表共同交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让疑惑消融在协商中,从推动机构进校园服务工作这个“小切口”出发,建好学校课后服务大阵地,助推“双减”改革。

作为承办部门,3月11日,市教育体育局发布《关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服务的实施办法》及首批次29家机构准入白名单。目前,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可根据学校办学需要和学生发展需求开启校园遴选程序,在教育体育局公布的名录库中选择所需的培训机构,通过公开招募、机构申报、学校遴选、签订合同、登记备案等规范程序,引入校外培训机构的专业师资和服务,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机构进校园服务,必须坚持公益属性。”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施超表示,目前,我市已有南苑小学、学华小学、英邦小学等学校引入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培训机构不得另外向学生收取培训费用,如培训中需用到教学器具、活动器材等,培训机构可根据市场价向学校或学生收取一定费用,但坚决不允许机构有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的行为。

同时,优化课程管理,要求各校根据现有课后服务资源、学生实际需求、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等,自行选择经教育部门审核通过的培训机构的课程项目。所有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资料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执行,通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对进校园机构进行动态管理,所有参与进校园服务的培训机构均纳入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年度考核。市教育体育局监管科对机构的课程开展情况、学生的发展效果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管,同时结合机构自我评价、家校评价及社会评价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采取黑白名单制、机构与项目星级制。将无不良行为且服务满意度较高的校外培训机构列入白名单,将有安全隐患、在进校园服务过程中扰乱学校办学秩序或者满意度较低的校外培训机构列入黑名单。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多家学校选聘校外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施超表示,下阶段,将重点做好拓展试点学校的数量、提升进校园项目的质量、拓展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空间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