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交汇点新闻报道我市惠萍镇和美乡村建设协商议事“板凳会”活动。
人居环境整治、道路提档升级、村规民约制定……以“高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主题,启东市惠萍镇政协工委依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制度,广泛倾听民意、收集民情、汇聚民智。今年以来,惠萍镇共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专题协商议事活动30场,群众参与近400人次,提出相关建议79条均已解决,通过零距离协商、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解决,不断激发群众共治积极性,共同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议”出美丽乡村
启东俚语里有着“金”南清河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南清河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黑色路面平坦通途、街边路灯全面换新、新增的路面景观小品成为村民们夏夜散步乘凉的好去处。村居面貌的改进涉及细枝末节,该村环境整治负责人陆海春透露秘诀:“我们村有召开‘板凳会’的传统,有什么事情大家搬个板凳坐下来一谈就成。”早年间,针对养殖户周边环境、宅垅整治、农路绿化维护等问题,南清河村依托网格,采用板凳议事会协商解决。
“商”出宜居家园
位于沿江公路两侧的大兴镇村,素有“水果小镇”的美称,辖区里还坐落着沈轶公故居、印象沙地休闲农庄、大自然度假区等农文旅资源,每年前来观光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由于集镇年代久远,小庙港河道穿村而过,道路拓展空间有限,周边配套设施老旧,存在安全隐患。为此,6月10日,大兴镇村协商议事室抛出了“庙西道路提升”的议题,在大兴镇村党总支书记施丹丹的召集下,村协商议事会达成共识,确定对庙西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改造,东西两面各拓宽一米左右,施工长度从庙西北路到新捷界河260米左右,道路交叉口还安装了警示桩,防范会车安全风险。
如今,该村改善了道路通行条件,方便了村民出行,进一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全面提升乡村基础建设水平,聚焦道路、供水、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惠萍镇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在镇政府与村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既符合专业标准,又满足了村民的实际需求。
“评”出文明新风
红星社区位于主城区东郊区域,小区居民大多是惠和镇拆迁户,从农居到社区,许多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精神文化需求也变多了,一支支舞蹈队、歌唱队、健身队,一到夜间,广场上、地库里热闹纷呈。然而问题也随之凸显,“圈占场地”“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等矛盾成为小区“顽疾”。针对这一问题,今年4月,红星社区党总支书记沙振雄主持召开协商议事会,召集小区居民、物业多方代表,商量制定《社区文明公约》,寻找最大公约数,让村民共享精神文明环境。大家一致同意,小区娱乐活动时间每晚不超过7点半,不得播放高音喇叭,设置“监督员”。
从春到夏,文明公约执行以来,小区里投诉变少了,环境改善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领舞队长季来兴高兴地说:“现在大家都很自觉,我们老年生活丰富了,也不影响年轻人的学习工作,邻里之间互相体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