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启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表日期:2012-03-19 10:00:19 信息来源: 阅读量:

                                ——2012年3月19日在政协启东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蔡建平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启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市十三届政协四年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

         四年来,在市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市十三届政协全体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协职能,积极运用提案载体,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四年中,共提交提案1250 件,经审查立案交办 1149 件,作为委员来信转有关部门参考的101件。其中,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收到提案269件,经审查立案244件,作为来信处理25件。这些提案凝聚着委员们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体现了时代特征和政协特色。所有提案经市委、市政府及有关承办单位认真办理,办复率为100%。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准备解决的1056 件,占91.9 %;因受目前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有待以后研究解决的75 件,占 6.53 %;按目前政策不具可行性留作参考的18 件,占1.57 %。从办理后反馈情况看,委员们对提案办理结果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9.2 %。
       
         四年来,市十三届政协提案为履行政协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基层民意与领导决策间达成了良性互动,为我市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资政建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沿海开发力度,争当沿海开发排头兵是市十三届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四年来,此类提案共有102 件。市政协科技与经济委员会提出调优工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建议;经济界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秦祖平等委员建议加快转型升级,积极融入长三角发展体系,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施永飞、施超等委员建议要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着力推进能源节约、新能源推广应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杜锦德等委员建议加快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尽早为上海工业企业转移启东打造优良的投资和发展平台;张亚豪委员建议把“接轨上海”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建立接轨上海的工作机制,增设专门的工作机构,具体协调相关事务;科技科协界建议,提高沿海开发能力水平,抓好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陈陶阳委员建议要切实加强沿海开发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新路。这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些建议在我市《八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沿海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二五”规划中被采纳,有些建议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政策中体现,在提升我市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沿海开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围绕城乡统筹发展,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献智出力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富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这方面的提案共有84件。陆俊杰等委员建议做好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黄仲贤委员提出积极扶持加工生产四青作物龙头企业的建议;顾海健委员建议近海滩涂养殖集约化,进一步推进近海滩涂养殖产业发展;农业农村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施正辉委员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宽路窄桥问题;戴建秋委员建议推广农村技防建设,全力打造平安启东。这些提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许多建议在政府工作中得到了落实。特别是在特色城镇体系的加快构建,示范镇、城郊村、中心集镇和“天网工程”的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特色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村的加快建设,农村危桥、宽路窄桥改造的全面实施,农村公路通达率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水管道全改造、水质全达标、供水全日制、区域全覆盖的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加快实施等方面,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围绕城市、交通建设主题,为提升城市形象献计献策
        
          委员们对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给予了高度关注,此类提案共有335件。刘勇等委员建议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迎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和都市圈的辐射;周渭新委员建议认真规划崇启大桥连接线取土方案;樊惠彬委员建议与崇启大桥同步规划建设观光带;文艺界建议规范户外广告,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钱林生、吴险峰等委员建议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大整治违章建筑的工作力度;袁炳飞、钮永能等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绿化系统,科学、规范、有效地做好城市绿地的管养;张鑫委员建议加强我市公交客运市场管理;赵凯旋委员建议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方式,加强市区交通秩序管理;陈素伟等委员建议加快市区停车场建设,逐步解决市区、居住小区停车难问题;政协城乡法制委、孙雪芳等委员建议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的安置政策。这些提案为我市城市和交通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大量的调研素材和决策依据。四年中,我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形成,新城区行政中心、中央商务区、新汽车站、城市水源库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城市绿化率进一步提高,老小区和城中村建设改造全面展开,城区交通组织管理规划、核心区静态交通规划有效实施,广大人民群众感受深切。

        (四)围绕民生保障机制,为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尽心尽职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不断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保障四大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是市十三届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这方面的提案共有 251件。教育界建议优化学校布局,服务沿海开发;唐建平委员建议打造教育强市,进一步缩小城乡间、校际间的差距,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沈翰良等委员建议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并重,以均衡我市的教育格局;方兵委员建议加大对我市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医卫界建议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张辉委员建议优化整合医疗资源,重新规划区域卫生资源的配置,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卫界建议适度增加财政补贴,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中心卫生院顺利实施;龚建涛委员建议尽快规划建设城区文化基础设施,切实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李新勇、王晓东等委员建议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沙地文化建设;市政协城乡法制委、妇女界建议建立和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倪刚、张潜泉等委员建议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老年公寓,形成社会化养老新机制。一件件事关民生的大事,通过政协提案成了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年来,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均衡发展,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面向基层、覆盖城乡的三级便民体系日臻完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

           回顾四年来的提案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提案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市十三届政协提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工作,始终把政协提案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参考,把办理提案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工作来抓。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逐件批阅提案,并签批明确的办理要求。市政协始终不渝地把提案工作作为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市政协常委会从市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始每年听取市政府办理政协提案情况和政协建议案的通报。市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议定期研究部署提案工作,经常了解提案工作情况,商量研究有关问题,认真抓好向市民征集提案线索、重点提案和列入计划解决的提案的督办落实,以及不满意提案的再办理。市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了《进一步加强政务督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的通知》,明确把政协提案办理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列入政府督查范围。各承办单位都把提案办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普遍建立健全了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承办科室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的工作责任制,使提案办理落到实处。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提高提案整体质量

          质量是提案的生命,直接反映了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市十三届政协切实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关键性工作。一是提供“知情”服务。通过发放学习资料、召开情况通报会、组织视察等方式,使广大委员增进对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了解,提交的提案更加紧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不断进行引导。通过发提案选题目录,对委员进行具体指导,增强委员撰写提案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征集提案线索。从2009年起,市政协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向市民征集提案线索活动。三年多来,广大市民通过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积极向市政协提供信息。委员们根据提案选题目录和市民提供的线索,有针对性地听取群众意见,提出的提案更加贴近实际和民心民意。四是深入调查研究。市政协各参加单位、界别小组高度重视组织集体提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入调研,形成了许多高质量的提案。五是认真审查立案。提案委对大会期间收到的提案进行初审,大会闭幕后,提案委又对初审提案进行复议,认真研究后确定立案,切实保证了提案质量。

         (三)开拓创新,注重实效,强化提案办理工作机制

          提案办理是政协提案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案办理后落实工作的关键所在。四年来,市政协在提案办理工作中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完善和深化了市政协、市政府领导协商政协提案的机制;市政协和市政府领导共同督办重点提案的机制;市政府在市政协常委会上通报政协提案、建议案办理情况和征求办理意见的机制;市政协与市政府、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与市政府办公室、政协委员和各承办单位共同协商会办、共同检查督办、共同交流分析的联动、互动机制。市发改委、文广新局、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民政局、交通局等承办单位切实落实通报、回访、现场办理等系列措施,加强与委员的沟通、联系,并形成制度。教育局、公安局等承办单位做到领导不研究不答复,与委员未见面不答复,面对面与委员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听取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对部分确实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承办单位向委员诚恳作出解释,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增强提案督办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市政协将视察、调研与提案督办有机结合,将督办提案与专题议政有机结合,办理机制更加完善和规范,取得了良好的督办效果,提案办理的落实率得到提升。

        (四)坚持制度,创新方式,提升提案工作服务水平

         四年来,市政协按照政协提案工作条例,在继承上届政协提案工作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提案征集办法,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内容更加充实;进一步完善了提案的收集、登记、分类、立案、交办、督办、答复、反馈、复办、存档等环节,提案办理衔接更加紧密。四年来,共表彰优秀提案 40 件次,表彰提案办理先进单位23 个,先进工作者58名。同时,为提高政协提案工作的影响力,我们拓展了提案工作的宣传载体,利用启东电视台、《今日启东》、政务网站等阵地,对重点提案、先进承办单位的办理经验和成效等提案工作动态,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荧幕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文、网络有论的宣传氛围,激发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提案工作整体质量明显提升,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年来,我市政协提案工作有了新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履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提案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承办单位对提案办理的落实需进一步加强。我们相信,在新一届政协的重视和努力下,政协提案工作必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中共启东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2016年前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建议新一届市政协按照“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定位,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协商意识、创新意识,努力把政协提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创新工作机制,在充分发挥提案作用上下功夫
  
          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提案整体效能。一是要在政治协商中发挥作用。选择社会关注的重点提案作为协商议题,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议,通过会议发言、协商纪要、建议案等形式,与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协商。二是要在民主监督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领导领办和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的制度,推动承办部门领导牵头办理政协集体提案,促进提案意见建议的办理落实。三是要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引导广大委员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提案向党委政府及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二)树立责任意识,在不断提高提案质量上下功夫
  
          切实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广泛了解民意、集中民智,提出情况可靠、分析准确、建议可行的高质量提案。二是要努力发挥政协各参加单位、专委会、界别小组的作用。进一步鼓励政协各参加单位、专委会、界别小组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发挥各专委会专业优势,就党政重视、群众关注、各自对口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将调研、视察等活动的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提案。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改革发展第一线,广泛收集材料,了解真实情况,研究问题症结,找准运用提案服务大局与发挥政协优势的结合点;注重对调研成果的深化论证和提炼总结,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三)加强提案办理,在努力推进办理实效上下功夫
  
         以增强办理实效为目标,不断加强提案的办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提案协商办理机制。继续完善重点提案协商办理机制,完善领办领导、督办领导、提案人、承办单位、提案工作部门、市民代表等参与的多方会谈协商新方式;继续完善提案办理面商工作机制,形成办理前协商办理计划、办理中沟通办理情况、办理后征求办理意见的提案面商全过程,增强提案办理的整体实效。要进一步拓宽提案督办途径。组织开展视察、调研,共同协商办理工作,对办理过程加强监督。要加强提案办理专项督查。会同市委、市政府对年度集体提案的办理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强化提案办理的民主监督,推动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注重服务创新,在积极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不断创新提案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提案选题”、“调研撰写”、“审查立案”等工作,为委员提案创造有利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政协委员、政协各界别及各承办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形成整体推进、协作高效的提案工作机制。适时修改《启东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提案委员会工作流程,细化工作程序,推进提案工作的“三化”建设。开展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提案工作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为尽早实施提案工作网络化、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基础性工作。

         各位委员,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启东市委的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开展工作,使新一届政协提案工作在放大桥港新优势、再创发展新辉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