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政协启东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的通知

发表日期:2018-12-12 10:17:11 信息来源: 阅读量:

启政协办〔2018〕26号

 

 

 

关于征集政协启东市

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的通知

 

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各位委员:

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各界人士,听取意见,改进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渠道。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对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新时代提案工作的重中之重。10月17日,全国政协办公厅转发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意见》,体现了全国政协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新思路。启东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为做好这次会议的提案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撰写提案的几个注意事项

(一)政协委员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正确认识提案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讲求质量而不追求数量,加强学习、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高提出高质量提案的能力。

提出问题要聚焦。主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爱国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确定选题,持续跟踪,提出提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及时提出提案。

反映情况要准确。坚持不调查研究不提提案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分占有材料,核准事实情况和相关政策法律,客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分析问题要深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刻思考,深入分析,衡情酌理,把问题说清说透。

提出建议要具体。提案中的意见建议应针对问题逐一提出,坚持切口小、道理硬、靶向准,明确具体。既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又考虑实施的条件和时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提案撰写要规范。坚持一事一案,实事求是,简明扼要,一件提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二)政协各参加单位、专门委员会、委员小组要在提高提案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政协各界别、委员小组要在全体会议期间专门研究、酝酿提出本界别、小组提案,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要将日常调研、会议等协商议政工作的成果转化为提案,以提高集体提案比例。

(三)联名提案要严肃。委员联名提案时,第一提案者应向联名提案者说明提案内容,联名提案者应当了解该提案的内容,避免随意联名、力戒盲目联名、杜绝“被联名”。

二、关于提案的提交事项

1.提交方式。登录启东市政协网站或中国启东网站,点击“政协提案信息系统”,进入登录页面;或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或者http://ta.qidong.gov.cn/进入登录页面(如遇登录问题,请用备用网址:http://zxta.bulo.cn/),登录后依次输入用户名(用户名为政协委员姓名的中文或汉语拼音全称,例如政协委员“张三”的用户名是“张三”或“zhangsan”)、密码(初始密码为6个8,即888888)、验证码,点击“登录”后按页面提示书写提案。集体提案须用集体用户名登录;联名提案用第一个委员用户名登录,然后选择附议人。

2.提交时间。自本通知发出之日起即可提交。会议期间为集中提交期。为减少提交中间环节,保证提案及时收集,大会秘书处提案组在会议期间,实行昼夜24小时值班接收提案。闭会后仍可提交。

附件:1.提案选题参考提纲(参考目录仅为提案者提供选题方向,提案者可从中选择更小的切口确定题目,具体题目由提案者自定,也可另选。)

2.关于进一步扶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案(提案范例)

    

 

 

 

 政协启东市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12月12日

 

 

 

 

 

 

 

 

 

 

政协启东市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12月12日印发

                                                                    

附件1

提案选题参考提纲

 

本次会议的提案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接轨上海、全力促进民富,积极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创新型城市、现代港口城市、休闲旅游城市、宜居宜业城市,努力建设“强富美高”新启东,提出适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提案要力求贴近实际,深入调研,倾听群众意见,把那些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调查清楚,最好能结合自身的工作生活实际或自己熟知或钻研的事项,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反映群众的愿望。下面,例举几个提纲供大家参考:

一、经济产业类

1.如何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建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2.如何推进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专精特精”企业发展

3.如何推进健康服务业融合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4.如何加快构建全业融合、全时体验、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格局

5.如何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审批机制

6.如何加快建设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

7.如何加快启东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能级提升

8.如何推动吕四港产业协同发展区加快建设发展,打造上海北翼第一海港

9.如何加快吕四港水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

10.如何加强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护,扎实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

11.如何创造好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2.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13.如何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14.如何深化企业用工服务对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二、改革发展类

15.如何加快推动交通、服务、产业、人才、平台等方面与上海深度对接,建设对接上海跨区域合作示范区

16.如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快“共商共建共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7.如何高质量利用外资,促进外资提质增效

18.如何完善招商决策机制,提高招商精准性

19.如何发挥创新平台作用,构建产学研金介政“六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

20.如何落实“人才新政”,做好“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21.如何推进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2.如何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城乡建设类

23.如何高品质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24.如何高标准提升城乡管理水平

25.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动城市转型、城镇提升、乡村振兴

26.如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清晰、分工有序的城镇体系

27.如何有序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8.如何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9.如何提升城市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城市

四、生态环境类

30.如何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维修和专项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31.如何高水平打造G40沪崇启生态走廊

32.如何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创建低碳示范城市

33.如何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价格机制

34.如何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建设人水和谐城市

35.如何狠抓落实,着力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36.如何深化垃圾分类处置,努力创造美丽生活环境

37.如何加快养殖污染管理,削减畜禽污染排放

38.如何采取综合长效措施,加强道路扬尘管控

五、文化建设类

39.如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40.如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园建设

41.如何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制造等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

42.如何用好用活、转化创新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标识度

六、社会民生类

43.如何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44.如何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45.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有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46.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

47.如何做好幼儿园园舍改造工程

48.如何促进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同步发展,发展智慧养老新业态

49.如何推广公建民营、“互联网+”养老等新模式,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50.如何推进网格高质量规范化建设,提升网格服务质效

51.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2.如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53.如何推进智能化、立体化治安防控“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54.如何完善社会矛盾有效预防和多元化化解机制,保障公共安全

55.如何注重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突出创新社会管理重点

 

 

 

 

 

 

 

 

 

 

 

 

附件2

 

关于进一步扶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案

(提案范例)

 

近年来,XX镇依托产业融合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开发乡村旅游,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对提高农民收入、延伸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激活了农村经济。但通过与外省市类似地域的乡村旅游发展对比,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缺乏规划引导、要素制约严重、政策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快解决,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建议方案:

1.加强规划布局。建议市政府召集有关部门,牵头研究制定全市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区域的布局规划,对现有乡村旅游载体发展摸底排查。并根据自然景观、村庄条件等,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线路图,科学合理地布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强化规划引领。

2.突破要素制约。尤其是在民宿建、改房用地保障方面,在符合总体风格布局的基础上,保障民宿发展用地需求,对用于民宿发展的临时建筑,在政策上予以适当支持。

3.完善政策保障。出台农家乐、民宿发展的扶持政策,从资金、建房、税费、贷款等方面进行扶持,鼓励乡村旅游业态的发展。建立由各相关部门组成的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对民宿等旅游载体的安全、卫生、消防进行流程制定、监督管理,确保乡村旅游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