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残联工作人员将一辆儿童脑瘫专用轮椅送到了残疾儿童乐乐(化名)的身边。乐乐在6月龄时被发现大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家人随即带他前往北京医院就诊,发现ALDH3A2基因纯和变异,引起鱼鳞病,智力发育迟缓,大脑痉挛性两侧瘫或双下肢痉挛性截瘫三联征。18个月龄开始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现已坚持康复训练2年有余。
市残联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妇幼保健院联系,由于孩子家庭比较困难,市残联除给予康复补贴外,还额外对其给予交通伙食补助,并为乐乐订购了儿童脑瘫专用轮椅,为其出行提供便利。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持证残疾人23680人,其中14周岁以下持证残疾儿童231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预防出生缺陷和减少儿童残疾工作,通过加强三级预防策略及相关的医疗、康复干预,预防和减少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残疾儿童康复周期长、花费大,许多康复项目不在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范围内,残疾儿童家庭普遍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对此,市政协委员陆健泉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关注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进一步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权益。
作为承办部门,市残联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及时回应委员提案及各界群众的呼声,强化工作举措,加快提案的推进和落实。市残联成立专门小组,深入一线,通过上门走访、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及时掌握全市残疾儿童及家长对儿童康复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市残疾儿童康复人数从去年的150人提升至目前的182人,创历年新高。
同时,市残联还委托妇幼保健院对全市27234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孤独症全覆盖免费筛查,落实康复补助。对不同类别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补助,对低保、低收入家庭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救助标准提高20%。此外,为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残疾儿童康复,对每个家庭实行伙食交通和租房补助。
目前,市残联已为92名残疾儿童实施107.9万元康复补助,预计到年底补助金额达230万元左右;为11名儿童免费适配制作矫形鞋(器)(含定制3D打印鞋垫),共计12672元;为6名儿童免费适配助听器,共计8100元;为22名孤独症孩子申请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帮扶项目受助,人均约1000元。会同市慈善总会在妇幼保健院设立了“儿童关爱基金”,目前基金规模100万元,专门用于补贴困难家庭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
下阶段,市残联将持续提高全社会对残疾儿童康复的关注度,广泛宣传残疾儿童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大程度消除社会的偏见和家长的担忧,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助残惠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