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有事好商量

惠萍镇南清河村:“板凳会”凝聚干事“一条心”

发表日期:2023-09-20 13:46:13 信息来源: 阅读量:
  9月5日上午,惠萍镇南清河村4组姜亚芳宅头,2天前开挖疏浚的泯沟碧波爽清。村党总支书记施正权前来回访,姜亚芳拉过板凳,开心道:“赞个,清理烂污沟,心情大好!”说笑间,南北宅六七个大伯大婶围坐而来,施正权习惯性掏出笔记本,记录下大家的意见建议。
  入夏至今,南清河村容貌又见新变化。“首批整治6个村民组250户宅陇,家家响应、户户变样,仅用两个月全部完工。”“何以顺利推进,无一观望反对?”“也简单,宅头‘板凳会’,有事好商量,干部用心良苦,乡亲拥护支持,故顺风顺水快推进。”施正权回应记者疑问,颇显轻松自信。

图片

  一晃三年,南清河村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已跻身“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及南通市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先进村”行列。
“场场‘板凳会’,聚拢美丽村庄‘一条心’。”与记者同行的市人居办干部李健介绍,“全市总计261个行政村,几乎都像南清河村般运用‘有事好商量’机制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村村取得显著成效,3年内,已有102村(次)获评启东市级以上环境治理先进村。”
  “百姓不热心,一切皆徒劳。”人居环境整治之初,南清河村党总支也曾经历过“干部辛劳、群众旁观”的阵痛。
转机出现在2020年初秋,镇上推广“有事好商量”,该村尝试于改厕最慢的11组,并选择叶介兵为示范户。“刚上门,村干部‘剃头担子一头热’,拉他观摩改厕样板、感受如厕体验,一圈转下来,老叶终于动心改了厕。”施正权说,叶家前脚安好新马桶,村里后脚召开现场议事会,众人开窍,8天改完全组所有30户。
  “干部与群众坐到一张板凳上,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办不好的事情。”施正权回应,就在11组村民争相改厕后不久,全村完成改厕总量达1629户,应改尽改率100%,完成与完好率双双领先全镇。

图片

  找到了动员群众一大法宝,村党总支深化运用“有事好商量”推进环境整治,特别注重夯实群众基础。镇干部王海龙介绍,村里先听取民意商定目标,后走访一家一户落实行动,再预判矛盾找到解决办法,最后细化考评确保整治成效。在此过程中,村里常常通过农户宅头“板凳会”形式,汇聚干群“一条心”,除隔阂、添和气、增干劲、凝合力,促成事事好商量、件件得落实、项项出成果。
  有事好商量,汇聚干群同心“一蓬风”。2022年底,镇上创建省级生态宜居“示范镇”,重点整治农村破旧“三棚”。南清河村靠着樊渭州、施正康、杨永石等积极分子率先垂范,并及时召开议事“板凳会”推进落实。14组留守老人朱雪琴参会提出困难,村干部陆海春带人帮拆,并移址垒起新鸡棚。“70天拆完350处,全镇‘冒尖’。”王海龙赞誉。
  家家沟头,几多脏乱。两个月前,村党总支回应乡亲关切,实施首轮宅陇整治,得到所涉6个组250户热烈响应,村里随即召开议事“板凳会”,分别化解沈姓农户茭白茂盛处置难、盛夏作业工时长、积存垃圾运输难、疏浚标准呆板单一操作难等21个疑难问题。“60天内完工,又是户户响应,家家洁净‘满堂红’。”提及成果,施正权欣喜告之。

图片

  南清河村“有事好商量”铸就美丽村庄,成为全市农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市人居办数据显示,3年来,全市运用这一议事机制,总计召开各式人居环境整治议事协商“板凳会”1.2万余场次,参与群众达25万人次,由此形成干群一条心谋事、一蓬风整治、一鼓作气推进的浓烈氛围,相关业绩持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