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东疆之子

刚 正 不 阿 一 身 正 气

发表日期:2023-08-09 11:22:0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

                                                                                                                   ——记军职离休干部龚云池
 

       海军上海基地政治部主任龚云池,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军旅生涯几近半个世纪,少年矢志斗日、伪、顽,足智多谋震敌胆;继而治军安邦得民心,一身正气众望归。

                                                                         超群胆识斗敌人
   1927年11月,龚云池出生于东元乡中河村一户知识分子家庭。刚懂事,就在私塾里读了几年《古文观止》,受到古代思想家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久,父亲龚善良被强盗吊打致伤而死,从此家道中落。日军大举侵华蹂躏中国人民,民族处在存亡关头,促使他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四军东进,他被民运工作队看中,14岁就投身革命,参加减租斗争。一天,他去张家仓通知地主减租,地主一见他是个嫩娃,便不屑一顾。第二天,他发动二三百农民上门说理,理直气壮地问:“政府号召二.五减租,你同意不同意?”地主见人多势众,满口答应。这件事,使他首次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力。不久,这位比同龄人早熟的少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上安排他参加了县委首期党训班。不久,他成了东南情报局一名支书和党代表。战时情报,是首脑机关的耳目,来不得半点含糊。一次行署机关刚驻下,他就派人去侦察敌人动态,发现敌人正从聚星镇追击过来。他立即向领导报告,组织行署机关火速转移,敌人发觉目标消失而作罢。多次因情报及时、准确,使机关和人员化险为夷。在这条隐蔽线上,龚云池牢记东南县委书记王野翔对他的谆谆教导:做情报工作,对党要绝对忠诚,对敌人要格外狡猾。在三年多时间里,龚与日、伪、顽、特、匪方方面面人物打交道,每次都以超群的谋略和胆识,出敌不意,克敌制胜,充分显示了这位少年情报员的才干。
解放战争时,龚云池以县委特派员的身份坚守在国民党占领的县城北侧汇北地区。敌人要捕杀他,他引爆了一颗手榴弹爆炸,敌逃而脱险。一次,他深入虎穴,干脆与顽乡长睡在一张床上。睡前,龚向他严肃指出,你要留条后路,你我共存,你若死心蹋地跟我过不去,就叫你尝尝我这驳壳枪是什么滋味!天未明,这家伙就逃了,龚云池赶快撤离。后被调到海东区担任社会科长,组织新加游击队,多次与穷凶极恶的顽区长顾龙天较量。顾在海复镇筑有坚固的据点,下乡杀人放火,后追捕干部民兵,杀人如麻,血债累累。龚云池与王德祥的两支游击队多次主动出击,歼灭顽军。一次在东南警卫团配合下,引蛇出洞,打得顾龙天夜不安宁弃窝逃往吕四。有一次,龚派人去海复镇侦探,从顾的送信人中看到一封求救信,顾向上司哀告:“四面受敌,孤军难守,亟盼求援,以图突围。”龚云池笑道:“如果我是他上司,就不要这孬种!”

                                                                                                                     刚正不阿纠错案
       解放后,龚云池在海军部队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坚持原则,惩恶扬善,发扬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本色。
      “三反”中,他是舟山基地保卫科长,有人公报私仇把一位同志当作“老虎”来打,龚云池不看脸色不怕压,硬顶住了。“反右”时,有个团级干部,因回家拿了几个树叶做的窝窝头到学校,学校认为他是往社会主义脸上抹黑,属右派行为。毕业回舰队时,学校已将他定为右派的意见装进档案袋。舰队政委认为可以定,龚云池感到这种做法太轻率,向陶勇司令反映。后经党委会研究,终于否定了这个错误结论。几十年后,该同志成了海军副司令、中共中央委员。一次在机场上相遇,这位副司令握着龚云池的手说:“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你毫不含糊,我怎能忘得了!”
      一次,龚云池接到一封把一个老团级干部陈如之说成是“国民党员”的检举信,龚云池火速去沭阳找写检举信的“12名共产党员”查核,他们咬定陈1938年参加国民党,介绍人是陈如桩。看来只有找到陈如桩才能弄清真假,他却远在北国边陲。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龚云池不顾长途跋涉,又累又饿,去黑龙江巴彦找知情人陈如桩。原来他是1942年在镇江当警察时参加国民党的,说陈如之1938年参加国民党有悖事实。接着,他向沭阳县委反映了该县银行行长挟私报复诬告他人之问题,让作恶者自食恶果,受到留党察看和撤职处分。
       龚云池一身正气,往往使某些心术不正的领导受不了。就在保护好干部好同志的一桩桩案件、是非问题上,讲原则、讲党性,顶撞了某些领导,到头来,枪打出头鸟,有位领导私下里许愿:只要放弃你的意见,马上提拔,他宁愿受压,也不改变观点。

                                                                                                                                 敦促劳改犯自新
      “四清”运动中,上海市委要海军派5个师级干部组成5个工作队去上海市公安局搞“四清”。时任大场基地政治部主任的龚云池受陶勇指派,也参加了公安局的“四清”。他牢记陶司令的话:“公安部门是国家机器,市委相信我们,你一定要搞好,不能出一点问题。”进驻后,龚云池率领的工作队去了劳改局。这个局有七千干部十万犯人,摊子大,任务重。前段时间,不少干部被工作组“靠边”。犯人不服管教,反改造情绪突出。龚云池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解放一批没有多大问题的干部,把干部敢管善教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正巧,公安部派出的上海“四清”工作团领导,要他向市公安机关干警作一次形势报告。他讲了越南战争形势后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要不要让犯人知道一点国内外形势?二是犯人不服管教怪谁?反改造情绪的产生除犯人本身因素外,管教干部身上有没有责任?对干警们震动很大。
       接着,工作团又要他向犯人作报告。他就讲了一个“变”字,从越南由弱变强,敌机被三七炮击中,由恶魔变废铁,讲到人由好变坏,成了犯人,但可以由坏变好。由坏人变为好人,但这个变如何变?首先交代余罪,政府不知道的罪行要主动交代,政府信守不加刑、不批斗、不批判“三不”政策。主动交代罪行是变好的表现,我们欢迎。他宣布:“对带罪立功的提前释放。共产党人历来言必信,行必果。”讲到这里,会场掌声四起,经久不息。
       不久,龚云池深入了解到一个服从管教改造的典型,即犯经济罪的沈天良,由7年刑期提前2年释放,召开大会当场兑现。龚云池会上风趣地讲:“过去沈天良丧天良,好人变坏人;如今,坏人变好人,沈天良有天良。希望大家都能立功赎罪,变成好人。”
      会后,几个被称为“尖子”的犯人纷纷要求龚云池去同他们谈谈。他们中有美国空降特务雷德蒙,蒋介石的上将运输部长,有汪精卫秘书长卢全祥等。龚云池根据他们的资历和专长,有针对性地讲共产党能将末代皇帝傅仪改造成新人的情况,消除他们心理障碍。
      经一年多时间的辛勤工作,提高了管教干部的工作能力,取得了改造犯人的累累成果,并从大量坦白、检举材料中,侦破历史、现行案件800多起。尤其是以丁小佩为首的七人越狱暴动计划的侦破,为提兰桥监狱拔除了一颗定时炸弹。

                                                                                                                               为稳住大局而操劳
       十年“文革”中,龚云池经受的考验,远胜于烽火岁月中的十年。
       清白的历史,干练的作风,把龚云池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四人帮”最先搞乱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市长曹荻秋被揪斗。陶勇就把保护他俩的任务交给了龚云池。龚云池敢于把军队和地方的不少老干部、老同志千方百计保护起来,使他们免受揪斗,一时被称为“消防队长”。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已被迫害致死的陶勇还“死保”。这既是他后来被斗被关的一条“罪行”,又是他堂堂正正做人的一个显证。林彪死党妄图从陶勇身上打开缺口以达到乱军之目的,诬陷“陶勇打鬼子是假,投降鬼子是真”,逼龚揭发。龚于1942年当情报局领导,陶勇是分区司令,陶打鬼子早已扬名天下,龚有什么可揭发的。逼得无奈,他耍了造反派:“陶勇要杀我头。”造反派很认真听他揭发:“1942年6月3日前几天,陶勇问我日军一个中队多少人?我说90至100,陶说90就90,100是100,多了10个人要用多少部队去打?情报失真,要你脑袋!”这就是陶勇要我的脑袋,耍得这些打手啼笑皆非。
      碰了钉子的造反派暴跳如雷,从此将他关了近4年,送到四明山里挖防空洞。并把他的亲人、战友计11人关押起来,进行逼供信,造成了3人被迫死2人致残的严重后果。他想起战功赫赫的陶勇司令死得不明不白,就是刀搁到脖子上,他也决不会往陶司令脸上抹黑。他铁骨铮铮,一身正气,是林彪死党最头疼的死硬派,因而在海军师职以上干部中最后解放,那时林彪已葬身温多尔汗半年多了。
      “四人帮”被赶下历史舞台的日子里,他们的余党磨刀霍霍,妄图在上海搞民兵武装暴动。中央派苏振华为首的工作组秘密进驻海军上海基地,苏通过海军副司令梅嘉生掌握内情,梅向苏推荐恢复工作不久的航六师政治部主任龚云池打前道。龚云池献计说:“只有稳住上海民兵总指挥施尚英才是上策。”龚表示有这个把握。
       龚云池通过关系找到施父,晓以利害,施便通知儿子及早到中央工作组检举揭发,主动赎罪。施尚英也算识时务,如实向龚云池全盘托出了组织万人民兵武装暴动,妄图搞乱上海,进而搞乱全国,胁迫中央让“四人帮”重新上台的阴谋及具体方案。从而,他们的未逐计划、活动情况在龚云池等人的严密监控之下很快破灭,中央工作组很快公开露面,开展工作。

                                                                                                                                 侦破奇案立大功
      1986年春节,龚云池率团在南通慰问,接到部队来电:速去连云港破特大枪案。
      连云港水警区4支“五四”式手枪306发子弹被盗,此案属震惊全军和全国的特大案子。龚云池冒着七级寒风赶至连云港已是深夜十二点。他顾不上吃饭,就开会听汇报。因他去前已由东海舰队保卫部有关部门成立了30余人的专案组,已将8个可疑对象关了起来。龚听了汇报,觉得此案奇在: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可疑对象不少,且案发的这个连的副连长都想“认”了。龚提出要水警区(师)首先放人,否则越关被动。他在嫌疑对象中排查摸底,利用政治攻势、技术侦察。心想,作为专案组组长,稍有闪失,就会冤枉好人,放走罪犯。一个在枪柜上留下指纹的志愿兵成了嫌疑对象,连专家也认为这指纹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可以认定他。组员们要他签字拘捕这个志愿兵时,他反复思考,认为这位志愿兵虽然社会关系复杂,表现也不太好,但是否犯罪,就要看指纹是否与作案有必然联系。经过反复讯问,并作模拟操作,龚才恍然大悟:这是平时擦枪时无意留下的。龚便果断下令:“半夜里放人”。
      这期间,龚云池留心一个“视野”外的人黄作松。当龚在动员中讲到过去一个盗枪案例,有个人一边学雷锋一边盗枪时,此人就在领导面前不打自招,说龚主任怀疑他,要领导澄清是非。于是,龚把文书邓兴祥列为一号,黄作松列为附一号,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经过反复宣传教育,邓终于交代了与黄合伙配钥匙开枪柜将枪埋到台山顶的犯罪事实, 4支手枪和300多发子弹悉数搜获。黄也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历时57天的盗枪案,终于画上句号。组织上要给龚记二等功,龚却有功不要,而给海军东海舰队基地的人提名立功者17人。
       1987年至1994年,离休后的龚云池发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转换角色,发挥余热,以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创办房地产公司、汽修厂、船舶修理公司、运输公司等七个企业,8年上交国税两千万元,龚是企业创办人,担任海军东海舰队老干部企管局长、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海虹口区政府给纳税个人奖四十多万,龚却分文未取。
      从军事斗争到政治斗争,从治军到创业,龚云池的一生给我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人物简介
      龚云池,男,1925年11月出生于启东东元乡中河村,1941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抗战期间,历任东南情报局党代表、东南警卫团情报总站站长、东南行署机关支部副书记兼情报局支部书记。1951年调东海舰队保卫部,先后任助理、科长。1962年至1986年,先后担任海军航空兵大场基地--海军上海基地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军职,1986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