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东疆之子

重洋难隔赤子情

发表日期:2023-08-09 15:45:5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


                                                                                        ——记启东籍旅美华侨卫超博士

        美国船检局船舰管理系统高级分析师和船舰结构分析高级咨询工程师卫超博士,是启东和南通市宝贵的海外高科技人才之一。

                                                                                          始知任重    越洋苦读
        1979年,卫超在启东市南阳中学高三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钢铁学院(现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83年考取该校硕士研究生院,1990年自费出国到美国纽约理工大学,当了3年交换学者,1994年取得该大学的硕士学位,1997年获该大学的博士学位。同年4月,他到美国纽约海洋技术公司任职,该公司被美国船检局兼并以后,卫超便到美国船检局任职。
        1990年8月8日,卫超在北京搭乘波音737国际航空班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纽约理工大学,开始了艰苦的留学生活。他的教授,是他在一份国际性杂志上获悉其大名、通过较长时间的通讯来往,彼此之间才了解熟悉的,并作为他的出国留学后的经济担保人。刚到美国的一段时间,他白天到大学读书,晚上在大学附近的餐厅干杂活挣钱。他的教授看到他学习十分用功,成绩在所在系中一直名列前茅,多次给他类似中国奖学金之类的学费资助。
        卫超在美国纽约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及冶金工程系勤奋好学,除了认真听取教授的指教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大学图书馆里翻阅有关书籍,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材料科研技术和知识 ,发表了七八篇在全美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其中《材料形变计算机模拟》论文,1991年在颇有影响的美国《冶金杂志》第8期上发表,在美国许多大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卫超在纽约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重点从事材料形变机理、断裂及疲劳机械方面的实验与研究,对应力分析及有限元的材料形变模拟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及体会,发展了材料形变模拟有限元的程序;对微观形变应力场及能量场的数学模拟也有深入的研究。在金属、金属化合物、陶瓷材料的加工以及金属与陶瓷材料的界面及表面科学分析研究也有很高的造诣。
         1997年10月,从祖国家乡传来噩耗:母亲不幸车祸身亡!这一消息,使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当时他和合作伙伴正在进行开发研究科研课题的关键时刻,不能耽搁工作回家奔丧,只好在美国纽约的家里设立了灵堂,悼念最亲爱的母亲。事隔3年之后,即2000年12月下旬,他应南通市政府邀请回国之际,在姐弟的陪同下,来到母亲坟前,久久凝视着母亲的墓碑,深情地抚摸着存放在碑中的母亲遗像,下跪鞠躬,并自言自语地说:母亲,我对不起您,来迟了,请您原谅我吧!这次回国祭扫母亲坟墓,终于圆了他的三年怀念母亲之梦。
        美国船检局是一个非盈利的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机构,下设4个庞大的分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了许多办事机构,新加坡和上海也有它的派出联络机构。它的工作涉及到机械、环保、电子、通讯等高科技领域,是造船、海洋运输高科技人才济济的地方。卫超不甘人后,开始朝着边缘科学进军,摘取“双博士”桂冠之后,又向“多博士”目标冲刺。在船舰结构压力、应力及有限元计算前后处理及分析、集成的工程设计方面,在船舰管理系统和船舰结构ABS规范方面,他参加过很多重大项目的研究及开发,成为美国船检局高级分析师和高级咨询工程师中屈指可数的人物之一。

                                                                                               心系故土    跨海架“桥”
        在美国,要在学习、事业上有所建树,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合法的身份。1988年2月,卫超成为美国第一类专家教授职业移民。但他始终有一颗中国心,心系祖国故土,关心着故乡的经济建设。
        卫超同国内有关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陆续撰写一些论文寄给国内权威性杂志发表。这些论文研究和探讨的都是世界科研前沿的有关热门课题,对中国材料科学的开发研究有着很大的借鉴和推动作用。卫超心系祖国,多次推荐国内多名留学生到美国学习深造。1998年初,他主动同华盛顿大学、密歇根斯大学的有关教授联系,介绍北京科技大学的教育教学特色和雄厚师资力量,介绍部分优秀学生的爱好和专长。这一年,他成功地推荐了两名出类拔萃的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到美国留学,不久,一名取得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一名取得了美国密歇根斯大学博士学位。
        卫超关心着家乡的经济建设,同家乡政府部门保持着联系,对家乡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1998年4月18日,他在给启东市侨办领导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在美国几年的努力,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人。我希望能为家乡做些有益的事。国家建设要靠人才和教育,以及良好的体制……我们家乡的人才从哪里来?从外面借?我想不是。”1998年4月25日,他在给启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人的一封信中这样说:“我希望在重视海外启东人才的同时,不能忽视自己各行各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启东是靠自己建设起来的,如启东财力允许,可派一些人员来美进修。美国的现代技术和管理都是世界一流的。通过学习和感受,新一代的启东人将会更有前途。如能帮上一点忙,我将会感到无比高兴。我已向市侨办写信索取资料,希望能为家乡建设作一些贡献。”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2000年9、10月份,卫超在美国船检局欣喜地接到南通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函,邀请他参加12月22日至27日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南通第一届海外留学人员创业交流会。2000年12月10日,卫超回老家的第二天上午,不顾旅途疲劳,就主动与启东市侨办取得了联系。双方就启东经济建设、投资项目畅所欲言地交谈了半天时间。卫超同有关方面人士洽谈技术合作时表示:我将在技术上,对南通造船业给予全力支持和帮助。他在同家里亲人通电话时说:我会同南通市实业界人士保持经常联系,他们有什么需要支持,我将尽力去做。
         2005年5月下旬,卫超又有一次回国探亲。短短几天时间,日程表上排得满满的。但他从美国家里拨通了长途电话,对家里的一位亲戚说:代我同启东市侨办联系一下,再忙我们也要去碰一碰头,要去看家乡的造船企业惠港公司。5月28日,卫超回到老家。第二天上午,他就在市侨办和侨联负责同志的陪同下驱车20多公里,来到南通惠港造船有限公司。在五仓港码头,步行数公里,对公司船坞、造船现场、造船设备车间一一进行考察,并详细询问公司有关情况,对公司某些管理系统和技术环节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故乡亲人    惦记学子
        虽然重洋远隔,但故乡亲人时刻惦记着这位海外爱国学子。启东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每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总不忘卫超,给他寄去贺年片或贺年信,遥祝节日愉快。2000年12月22日至27日,南通市政府举办中国南通第一届海外留学人员创业交流会。为了准确无误地通知卫超准时参加,南通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原科长管平、副科长刘克、南通市人民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原副科长施翔提前半年,专程从南通赶到启东卫超的老家——汇龙镇庆余村7组,详细了解卫超在美国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2002年9月25日,南通市在南通大饭店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南通海外交流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选举产生新的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卫超荣幸地被聘请为该届理事会理事。2004年12月20日至21日,启东市在启东博圣集团二楼大厅和启东宾馆举行“启东海外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大会”,卫超被聘请为常务理事。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新闻媒体对这位海外学子钟情家乡经济建设的事迹先后进行了报道。向海内外发行的《华人时刊》2001年第3期专门刊登了他的事迹通讯。2000年12月下旬,南通电视台、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在卫超参加“中国南通第一届海外留学人员创业交流会”之际,在有关专题节目中专门推出了他的人物专访。启东日报、启东电视台、启东人民广播电台曾多次对他作过多角度的报道。《启东通讯》2001年第3期刊登了他的人物专稿。


 

人物简介
       卫超,男,1963年1月5日出生于启市市汇龙镇庆余村7组,1979年考取北京科技大学,1983年攻读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攻读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自费出国留学美国纽约理工大学,1994年取得该大学的硕士学位,1997年获双博士学位,获得美国纽约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钢铁韧性及金属表面研究系惟一的杰出研究奖,1997年4月到美国纽约海洋技术公司任职,该公司被美国船检局兼并以后,于次年10月到美国船检局任职。现任该局船舰管理系统高级分析师和船舰结构分析高级咨询工程师。
        2002年9月被聘请为“南通市海外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2004年12月被聘请为“启东海外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主要成果   1991年至1997年先后有8篇论文发表在世界一级的美国《冶金杂志》上,其中1991年第8期上发表的《材料形变计算机模拟》一文,在全美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1998年至今,在美国船检局参与船舰结构压力、应力及有限元计算前后处理及分析、集成的工程设计研究;参与船舰管理系统、船舰结构ABS规范设计研究,共有十多个项目,均为主要研究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