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人物春秋

黄 训(1918.2-1993.12)

发表日期:2023-08-09 10:43:5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

黄训,原名黄祖虞。1918年2月出身于海门县三阳乡永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至13岁在三阳启稚小学、三阳镇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在家跟父母种田,前后近10年。

1942年5月初,黄训经党的民运工作队陆健和王雅平介绍,参加东南行署财经班学习。学习结束,被分配到吕四渔税分征所任征收员,以后在圩角镇、东昌镇、日新河镇、均里乡、向阳村等地任税收员,海启税务分局任事务员。1946年2月入党。1945年6月至1949年1月,先后任海东区工商所所长、东南货管局副主任、聚星区货管分局副主任、海东区中部税务所所长、海中区和海东区财经分局副主任、海东区货管分局主任等职。1949年2月至5月,南通城临近解放,担任城南区货管分局主任、南通专区税务局二科科长兼南通市地方税分局主任。1949年5月至1951年5月,任南通县税务局、财政局副局长。1951年5月至1955年10月,任启东税务局副局长、局长。1955年11月至1964年2月,任启东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64年1月至1966年2月,任中共启东县委统战部部长、政协启东县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69年7月至1978年4月,回到财税战线,担任启东县财税局局长、党组书记。1978年5月至1980年3月,担任启东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78年11月至1980年3月任政协启东县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80年3月离休。

从1942年参加工作起至1955年,1969年至1978年,黄训两度在财经、税务战线上工作长达22年之久。可分为3个阶段:前7年在战争环境中做财税工作,中间6年是在医治战争创伤的恢复时期做财税工作,后9年是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拨乱反正、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健康发展阶段做财税工作。前7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和军队面对强大的日伪军和美式装备的蒋军,自身的财力十分薄弱,无论生活待遇、武器装备和医疗条件都是极差的。财经依靠税收,税收又必须到敌人的据点里去收。黄训同广大税务人员一起,一次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敌人据点,一次又一次身藏税款避过敌人搜查,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在建国初期,黄训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与广大税务工作者共同开源节流,努力做好税务工作。

天天与金钱打交道的黄训,坚持洁身自爱,即使在抗日战争中,日寇把他家房屋家产烧成一片灰烬以后,全家仅靠一点公粮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他仍不向国家伸手要救济,直至1946年土改后才分得了房屋。

1959年,黄训任副县长,为动员国家干部和青壮年农民支援新疆建设,他深入细致地做好组织动员工作,率领1500多人的庞大队伍送到新疆,与当地干部办好交接,从生活到生产、工作,安排妥当周到后才返回。

任县科委主任期间,黄训认真抓好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文革”中知识分子受到严重的迫害和岐视。黄训对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十分关心体贴,经常同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从而开创了启东科技工作的新局面。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启东县获得7项重大科技成果奖,是获奖较多的县。其中海滩引种大米草成功,扩种面积8万亩,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接着,全国沿海省份大米草引种成功的推广现场会在启东召开,国家科委主任蒋南翔、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亲临启东指导,并主持了现场会的召开。大米草是保护海堤、加快淤沙涨滩、改善生态环境的“功劳草”,黄训为大米草引种成功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

1993年12月,黄训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