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人物春秋

倪省三 (1903.7-1967.6)

发表日期:2023-08-09 10:46:4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
    倪省三,海门县聚星镇(现属启东市)人,后迁居南阳村。因家境贫苦,只读了2年书,8岁就去一家点心店当小伙计,沿街叫卖馒头烧饼。14岁时,随兄学弹唱,卖唱于街头巷尾,以求温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被迫弃艺经商,肩挑货郎担走村串户,维持生计。
   1950年,县召开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邀请倪省三在会上弹唱节目,受到热烈欢迎,县长梁尚人同他握手表示祝贺。此情此景,与在旧社会被歧视、遭奚落,成了鲜明对比,倪省三备受鼓舞,决心加倍努力,把曲艺才能贡献给新社会。他就把几个评弹艺人集中起来,整理传统节目,剔除黄色、淫秽的东西,充实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宣传演出,发挥了重要的教育、激励和鼓舞作用。在扫盲运动中,他自编自演了《杨思兰上民校》;为配合征兵,编写了《兄弟齐应征》,群众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粮食奇缺,他创作了弹词开篇《一两粮》,到各地演出,宣传节约一两粮的意义,受到观众欢迎。这个节目参加省里举办的曲艺调演获荣誉奖,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大忙季节里,大型水利建设工地上,都有他和同事们演唱的身影。
    倪省三平时生活节俭,为国家需要却倾囊奉献。1951年遭受特大水灾,群众生活陷于困境,他就主动义演两个多月,将积聚到的400多万元(合新币400多元)救济了灾民。1952年,他把义唱100多场的收入支援了文化馆、站的建设。1957年,他又把30多场的演出收入献给了乡村俱乐部。
    倪省三不辞劳苦地工作,身患心脏病、肝炎后仍去群众中演出。一次,他带领几个艺人,到20里外的新兵征集站宣传,因下雨迷了路,在跃过一条小沟时不慎落水。他索性站在水中,让其他人从他背上跨过去。
    为了繁荣启东的评弹艺术,倪省三主动团结艺人,1956年建立了启东评弹协会,他当选为协会主席。他发动艺人筹措资金,陆续建了瀛东书厅和宿舍楼,改善了艺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1958年,启东评弹协会转为启东评弹团,倪省三任团长。
    为了使评弹队伍后继有人,倪省三又承担了培养艺徒的重任。他先后招收3批艺徒,悉心培养。白天传艺,夜间备课,本来虚弱的身体更不行了。一次备完课回宿舍途中昏倒在院子里,脸擦破了,手表摔坏了,可第二天又不声不响地上班。为了解决艺徒没有评弹脚本的演唱之难,他日夜创作、改编,先后改编了长篇弹词《唐知县诰命》、《秦香莲》等脚本,可供12位艺徒连续演唱7天(每天2个小时)。他还关心学员生活,主动帮助解决困难。
   倪省三的努力工作和献身精神,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好评。1957年3月,当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从这时起连续被聘为县政协第一至五届委员会常委。1957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1958年8月,当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江苏省分会理事;又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大会,和与会者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60年,他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倪省三1967年因病去世。